医生工作时间长不等于腐败

有价值   2023-08-15 05:14:40

中国医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肩负着保障人民健康的重任,但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强度和社会压力。近日,一项针对大型三甲医院医生工作时长的调查引发了广泛关注。

调查显示,多数医生每周工作时间超过50小时,甚至达到70-80小时,而且没有加班费和补贴。这与国家规定的每周40小时工作制相差甚远。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医生并不觉得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而是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连轴转”。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医生的工作状况,我们采访了几位来自不同科室、不同城市、不同级别的医生。他们都表示,每周40小时工作制对他们来说是“天方夜谭”, 实际工作时长在60-80小时之间 。而且,他们还要在下班后进行科研任务,以应对晋升和评审的要求。他们说,这样的工作强度已经成为他们的“常态”,并没有太多抱怨。

阮某是上海某大型三甲医院科室副主任,他每天工作时长都超过10小时,一周工作时间基本都在60小时以上。他说:“夜班从早上8点到第二天凌晨8点,还要查房,走的时候至少10点半,连续工作26个多小时。也没啥好抱怨的,大家基本上都一样。”他还表示,一般升为科室主任级别就可以不值夜班了,但就是主任医生也还是要值夜班,每个医院的具体规定还不太一样。

王曦是阮某同一所医院的心内科副主任医师,“40小时工作制在医生群体中是不可能存在的。”他说,“我现在基本每天周一、周三、周五都是从早上8点工作到次日凌晨,因为有手术,手术第二天还是要上班的;周二和周四基本工作到5、6点,周末时间还要搞科研。”这意味着即便不算上搞科研的时间,王曦每周的工作时长也已经接近70个小时。“这都是在玩命。”他开玩笑说,“偶尔有空的时候,周末会打打球。”

李明和王曦一起打球的还有另一家上海三甲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李明告诉我们:“原则上我们是8点上班,5点下班,每周5天,但实际上基本做不到,我应该是每天工作12个小时,5天是60个小时,再每周算一个夜班,就是额外的12小时,大约72小时每周左右。

如果周末加上,工作时长也要达到80-100小时。”李明说道,医、教、研是他的三部分工作,光“医”的部分每周可能就达到80个小时。“温水煮青蛙,永远觉得过一阵子就会好一点,结果发现永远是之前的那阵子是最不忙的时候,越往后越忙。”他感慨道。

陈宇是另一家上海大型三甲医院主治医生,他正常的工作时间是一天8小时,但基本上也不可能完成。“加班是非常普遍的事情,比如手术没有做完,病例没有写完,病人突然要抢救等等。”陈宇说。他表示,医生加班并没有额外的“加班费”,“这在医疗界基本是一样的,加班做的事情也是份内工作。”他表示,“我们的工作主要是门诊、手术以及病房。按照我们科室的安排,我现在主要负责病房和手术,而其他专门排在门诊的人就不用去病房。”

陈宇所在的大型三甲医院对科研的要求极高。“大家都要做科研,但是科研必须得申请到经费才有钱,不然就自己掏钱,包括动物实验、试剂耗材、劳务费这些都得自己承担,没有地方可以报销。”他告诉我们,但是由于医生的晋升与科研成果密切相关,很多人即便是贴了钱也要硬做。

不仅是大城市的医生工作时间长,一些地方医院的医生也并不“清闲”。刘涛是江苏某市三甲医院副主任医师,“我有时早上7点到科里,查房、会诊,下午门诊,夜里值班,第二天一天手术,夜里接着急诊手术备班,最多的时候夜里做过3台手术,然后第三天接着上班。”按照刘涛的工作时间安排,最长的时间连续“作战”三天两夜,也就是连续工作超过60个小时,第二天还要接着再上班。“其实这些也并不是医院强制的,我们都是为了完成职责,这在我们行业很正常,大家都是这样的。”刘涛对我们表示。

从这些医生的口中可以看出,在中国公立医院工作的医生几乎没有正常的休息时间和生活节奏。他们每天都在忙碌地奔波于各个岗位和任务之间。他们不仅要面对各种复杂和危急的病情和手术,并且还要承担科研和教学等额外的工作。他们没有加班费和补贴,并且只能靠调休来缓解一下身心疲惫。但调休时间也很难安排使用。他们说这已经成为了他们的“常态”,并没有太多休息调整时间。

我们要了解中国医生为什么要工作这么长时间。根据一些专家和医生的观点,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医疗资源的不足和不均衡。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但是医疗资源却相对不足和不均衡。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中国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2.9人,低于世界平均水平3.6人。而且,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大型医院,而中小城市和基层医疗机构则相对缺乏。这导致了大量的患者涌向大型医院就诊,使得大型医院的医生承担了过多的工作量。 医疗服务的需求和质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和质量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人们更加重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这就要求医生不仅要提供更多的医疗服务,还要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而这又需要医生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并且进行科研创新。 医生职业发展的压力和竞争。在中国公立医院,医生的职业发展主要取决于他们的职称评审和晋升。而职称评审和晋升又主要依据他们的科研成果、论文发表、项目申请等指标。这就导致了很多医生为了追求职业发展,不得不在工作之余进行科研工作,并且参与各种学术活动。而且,在同行之间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如果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可能被淘汰或者落后。 医患关系的紧张和风险。在中国,由于各种原因,医患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一些患者对医生缺乏信任和尊重,甚至出现暴力伤医等事件。这给医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安全风险。为了避免出现纠纷或者赔偿,很多医生不得不采取保守或者过度治疗的方式,并且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沟通、解释、记录等。

以上这些原因造成了中国医生过长的工作时间和缺乏加班补偿的现象。那么,这种现象又会带来什么后果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对医生个人的影响。长时间超负荷工作会严重损害医生个人的身心健康。一方面,医生会出现各种身体疾病,如腰颈椎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另一方面,医生也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失眠、情绪失控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医生的工作效率和质量,还可能危及医生的生命安全。 对医患关系的影响。长时间超负荷工作也会影响医患关系的和谐。一方面,医生由于过度劳累和压力,可能会出现工作失误或者态度不佳,引起患者的不满或者投诉。另一方面,患者由于医生的忙碌和紧张,可能会感觉到被忽视或者冷落,导致对医生的信任度下降或者产生误解。这些都会加剧医患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对医疗行业的影响。长时间超负荷工作还会影响医疗行业的发展。一方面,医生由于缺乏休息和学习的时间,可能会导致知识和技能的落后或者停滞,无法跟上医学的进步和创新。另一方面,医生由于缺乏合理的待遇和保障,可能会导致职业倦怠或者流失,造成人才的浪费或者缺失。这些都会影响医疗行业的水平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中国医生过长的工作时间和缺乏加班补偿是一个严重而普遍的问题,它不仅损害了医生个人的权益和福祉,还威胁了医患关系的稳定和医疗行业的发展。

那么,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增加和优化医疗资源。政府应该加大对医疗行业的投入和支持,增加公立医院的数量和规模,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水平和服务,扩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家庭医生制度的覆盖范围,促进医疗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分配。同时,政府也应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医疗行业,发展民营医院和专科诊所等多元化的医疗服务机构,增加市场竞争和选择性。 规范和保障医生工作时间。政府应该制定并执行严格的法律法规,规范公立医院的工作制度和管理机制,保障医生按照国家规定的每周40小时工作制进行工作,并且对超出部分给予相应的加班费或者补贴。同时,政府也应该建立并完善相关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对违反规定或者侵害医生权益的行为进行查处和惩罚。 改善和提高医生待遇。政府应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级别、不同科室、不同岗位的医生的工作性质和难度,制定并实施合理的薪酬制度和激励机制,提高医生的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增加医生的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同时,政府也应该为医生提供更多的福利和保障,如住房补贴、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教育补贴等,改善医生的生活条件和质量。 调整和优化医生职业发展。政府应该改革并完善医生的职称评审和晋升制度,减少对科研成果、论文发表、项目申请等指标的过分依赖,增加对临床技能、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的重视,建立更加公平和科学的评价体系。同时,政府也应该为医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培训机会,如组织各种学术交流、研讨会、进修班等,提高医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改善和维护医患关系。政府应该加强对医患关系的法律监管和社会引导,严厉打击和惩处暴力伤医等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医生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强对公众的健康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医疗行业的了解和尊重,增强公众对医生的信任和支持。

总之,中国医生过长的工作时间和缺乏加班补偿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它关系到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也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我们应该从多个角度出发,采取多种措施,共同努力,为中国医生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幸福、尊严的工作环境。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