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海洋牧场市场现状及前景分析

互联网   2023-04-07 16:33:01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现代海洋牧场,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工船等深海远海养殖。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大力发展海洋牧场和深远海养殖”,将其作为发展海洋经济的新抓手。

2023海洋牧场市场现状及前景分析


(资料图片)

在当代,海洋牧场被视为海洋渔业领域中的一种可持续生产方式,且对我国海洋渔业的转型升级发挥了举足轻重的影响。海洋牧场能够产生良好的聚鱼效应,对于提高海洋生态环境质量和增加渔业资源效益显著,促进了海洋渔业及其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其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和前景逐步凸显。

海洋牧场是指利用海洋资源建立起来的一种养殖方式,通常是指在海洋中固定一些设备,如浮筏、网箱等,然后在这些设备上养殖各种水生动植物。海洋牧场的养殖对象包括鱼类、贝类、海藻等,其优点在于可以减少对陆地资源的依赖,同时也可以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支持。但是,海洋牧场的建设和管理需要考虑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因素,否则可能会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海洋中蕴含着丰富的生物资源,这些生物资源已经逐渐成为人类获取高端食品和优质蛋白的“蓝色粮仓”,海洋经济也日渐成为沿海各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海洋牧场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海洋牧场不仅能够带动海洋科技、海洋装备、海洋医药、海洋风电、海洋信息与知识服务业、休闲娱乐与旅游观光业、文化传承、科普宣传、餐饮业等关联行业的发展,而且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首先,发展海洋牧场可以位人们提供优质蛋白质,缓解因为耕地减少、粮食供需失衡以及世界粮食、肉禽市场波动等系列危机,有效地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其次,发展海洋牧场可以有效解决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促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当前海洋牧场已成为引领低碳潮流的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的重要载体。海洋牧场建设也已成为世界发达国家发展渔业、保护资源的主攻方向之一。我国拥有众多自然条件优良、适宜建设海洋牧场的港湾,但海洋牧场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技术融合和政府、企业、渔民的参与。未来的海洋牧场技术在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加强技术研究:完善海洋牧场建设和管理的技术支撑体系;加强对海洋牧场布局、规模、礁体设计、投放施工、开发利用等进行科学实验和研究;对自然港湾进行全面调查,对适宜建设海洋牧场的海区进行初步规划,加强对原始海洋环境的保护;对海洋牧场建设的关键与共性技术难题开展联合攻关,大力推广实用技术和成功经验;建立经济、生态、社会效益评估机制,及时对海洋牧场生态环境、资源状况进行跟踪监测,全面总结、科学评估、综合分析取得的效果。

大力发展海洋牧场及其装备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海洋国家海洋渔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也是我国海洋渔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之一。围绕建设深海装备化海洋牧场,运用现代技术装备,发挥离岸养殖核心特色,重点发展应用型渔工装备、智能化养殖装备、海洋牧场多功能平台、大型智能网箱等深远海渔业装备,建设省级海洋渔业装备研发制造基地。同时要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海洋装备化水平。

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中国海洋牧场行业深度分析与投资调研报告分析

第一节 中国海洋牧场企业总体规模分析

一、海洋牧场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分析,2020-2022年中国海洋牧场企业呈现逐年增长趋势,2022年企业数量为2558家,同比增长10.7%。

图表:2020-2022年中国海洋牧场企业数量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海洋牧场行业发展趋势

多年来,我国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海洋牧场建设,将其作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渔民转产转业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加以扶持。在中央政策的带动下,地方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建设海洋牧场的积极性空前提高,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也为海洋牧场健康发展带来了更高要求,包括建设和管理需求、保护与合理利用需求、技术与理论支撑需求。中国海洋牧场早期的理论和技术形成主要参考欧美和日本等国家,经过多年努力,中国海洋牧场发展取得了瞩目成就,但由于起步较晚,产业和科技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除了急需加强对尚未真正解决的人工鱼礁栖息地修复(提高修复生态系统的贡献)、渔业资源增殖(形成真正恢复渔业资源的贡献)等关键问题的研究,理性把握好现阶段海洋牧场的发展理念、定位、内容和目标十分重要。

欲了解更多关于海洋牧场行业的市场数据及未来行业投资前景,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中国海洋牧场行业深度分析与投资调研报告》。

最新资讯